理事單位-航天四院
2020-03-27 來自: 陜西省企業文化建設協會 瀏覽次數:8494
理事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成立于1962年7月1日,是我國歷史***久、水平最高、實力***、規模***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院。主要承擔著我國運載火箭、戰略戰術***、衛星、載人飛船等航天產品固體發動機的研制、生產、試驗任務,以及在該領域內的***重大技術創新和預先研究任務。
前身系1962年7月1日組建的***第五研究院固體發動機研究所,1965年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第四研究院,先后轉戰北京、四川、內蒙、陜西多地,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20世紀90年代初,選址西安市東郊,建成了我國規模***的寓軍于民、軍民融合的航天固體動力技術及其應用產業的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新基地。
目前,研究院下屬6家研究所,2家生產工廠,18家***民品公司。全院在職職工1.2萬人,擁有***宇航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級專家3名,百千萬人才工程***級人選7名、***“***專家”3名,省部級專家88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及全國技術能手14名,研究員240余人,200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86年被***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1個聯合博士學位授予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50人。已有1000余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級獎60余項,特等獎4項,***發明獎6項,***科技進步獎17項,擁有國防核心技術專利200余項。
建院50多年來,在黨***、***、*** 軍委的親切關懷下,在***各部委、上級領導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的鼎力支持下,一代代四院人始終以祖國強盛、民族昌盛為己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沖破重重險阻,攻克道道難關,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固體***武器動力系統自主創新發展之路,推動我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圓滿完成了以“兩彈一星”工程、“高新工程”和載人航天工程為代表的***重大裝備和科技專項任務,為我國戰略安全體系的建設和航天事業的跨越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多年來,在***“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發展方針的指引下,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積極發揮航天高科技優勢,致力于航天技術在民用領域的應用與發展,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固體火箭技術應用、精細化工、復合材料、特種金屬材料及裝備以及現代服務業五大***發展領域,形成了以航天新材料為核心的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以基建、物流、汽車服務等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培育形成了航天材料、中天火箭、超碼科技、航天龍騰等行業有影響力的一批***企業,以及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系統、飛機碳/碳剎車盤、光伏產業熱場材料、高性能薄膜材料、高性能碳纖維、雙金屬復合輸油管線、固體氧氣系列產品、高性能傳感器等一大批***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的***產業化項目,覆蓋石油、化工、市政、環保、交通、機電等國民經濟多個行業和領域,在我國火炬登頂珠峰、西南抗旱、北京奧運、汶川救災、亞運安保等重大事件和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時,培養鍛造了一支創新能力強、技術***、忠實踐行嚴慎細實作風的***科研人才團隊;實踐和豐富了航天傳統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孕育形成了以“***至上、爭創***”為核心價值追求的***四院文化,全院軍品科研生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融合發展,為中國航天的不斷跨越,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為增強***戰略安全能力和綜合國力做出了突出貢獻。研究院在***重大工程研制中多次受到嘉獎,并先后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基層黨組織、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單位、全國職工培訓教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單位等榮譽稱號。
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未來,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確立了“進一步強化固體動力技術領域國內優勢地位,大力發展以新材料為主體的民用產業,提升研發創新能力、規?;l展能力和***競爭能力,到2020年左右建設成為以固體動力產品和技術為核心業務、以主導民品為主營業務,寓軍于民、軍民融合的航天高科技公司”的發展藍圖,努力開創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加快推動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偉大事業而不懈奮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 http://www.aaspt.net